各种闹洞房习俗 看看你们家有没有中招

婚众多礼仪中最有意思的莫属“闹洞房”了闹洞房称“吵房”“弄新妇”“戏妇”。等结婚当晚喝过交杯酒,闹房即开始。无论是平辈、晚辈、长辈、还是亲戚、朋友、同事纷纷涌入新房,他们尽自己所能想出种种游戏节目,让新郎新娘当众表演,以逗乐取笑。新婚,与其说是新郎新娘的节日,不如说是一切相关的人们的共同节日。

闹洞房习俗流传很久,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紫微星下凡,扮做道士访察民情,有一天在一乡间小路上正遇一名家娶亲,那花轿旁时隐时现,附着一个面目狰狞的妖怪。道士知道这家新娘恐遭妖怪迫害,紧跟迎亲队来到新郎家,只见那妖怪飘飘散散闯入了新房,道士便搬了一把椅子坐下,守住了洞房门口。当新郎新娘拜完了天地准备送入洞房时,主人见有人倚在大门口堵住了大门,便客气的说:“先生请让让路吧,新人入洞房啦!”道士说到:“这洞房,不能入,里面有妖怪。主人家一听吃惊不小,再看此人满面红光,气度不凡,便请教道:“先生既能看见妖怪,更有除妖之术,还请先生行术除妖,理当谢之。”道士说:“好,只要大家听我的,所有客人一个莫走,在此说笑嬉戏,欢笑打闹即可。”于是主人邀众宾客留下,以各种方式打趣寻乐闹至五更,果然那妖怪悻悻逃出门外远去了。道士说:“好了,妖怪走也”道士说罢也出了大门。此刻,只见紫微星大放光芒,天空放亮,众人会晤知是神仙下凡教民避灾,从此以后,用各种不同方式闹洞房至通宵就在汉族民间形成风俗。

民间闹洞房历来有文闹和武闹之分。文闹习俗充满着欢乐、吉祥的气氛。我们现在实行的大多是文闹。文明大方,闹而不俗,同时花样翻新,诙谐有趣。婚礼作为人生四大喜之一,人们总是兴高采烈,载歌载舞。在这大喜大庆的日子里,透过闹房来增添欢乐气氛,消除冷清之感,因此文闹又称为“暖房”。文闹只止于动动嘴巴。如念一些拗口的诗词歌谣,让新娘学着念。或出上联要新娘对接下联等。新娘不能令众人满意就会被罚酒或者吃糖果。比如南京江宁地区闹房的众人,向新郎新娘敬酒时唱:“一杯酒来敬新郎,阖家幸福喜洋洋;二杯酒来敬新娘,早生贵子状元郎。”一直可以唱到十杯酒。

又如在扬州,人们在与新娘开玩笑的同时都有说词:“摸摸新娘头,金银往家流,摸摸新娘手数钱用金斗。”此外还有恶作剧,就是在新娘床上安睡,有一些好事者在新床下面等人睡着了,偷了新人的衣服走出去,再用铜锣敲打起来,吓得大家惊醒。

闹洞房习俗极具地方色彩,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闹法。据《民间礼俗》记载,中原地区的人们有这样一些常见的闹法:

盖房。用红线拴一个馒头,然后交新郎新娘各咬一线头,同时抬头,同时低头,线绳一松一紧,谓之“打夯”打地基,接着盖房子,砌墙上梁等。

吃瓜子。取瓜子十粒让新娘咳好,将瓜子仁儿含在唇边让新郎去吃,其实是让新娘新郎当众接吻。

吃枣。用红线吊一枚红枣,让新郎新娘一同去咬,其意是让二人接吻。旁边有闹洞房的人喊:吃个枣,引个小(男孩),过了年,就会跑。

上面说的是文闹。武闹现在已经很少见了,在旧时代武闹比较普遍。武闹就是直接对新娘百般戏谑,甚至动手动脚。文献记载了安徽六安的闹房情景:“进洞房,新妇梳洗后,来宾便在新房中闹房。有看新娘子之手者,有看新娘子之脚者,新娘站在床沿之前,闭眼垂头,一任人之玩弄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”

江西萍乡,吉安等地的新娘闹房时也不轻松,“当闹新房之夜,无大小长幼之别,每呼一声,新娘虚向之下跪,受礼者可不回礼。闹新房者以此为乐,而新娘之腿苦矣!”,至于将新郎新娘涂成大花脸,将点燃的爆竹扔进洞房等恶作剧,过去也时有耳闻。
上面这些闹洞房招数,文闹诙谐热闹,武闹恶搞喧哗。这二者选其一,你当如何选择呢?





最新好玩的闹洞房道具